天和新聞:今年我市245.32萬人參加了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7.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新農合共籌集基金36799.44萬元,其中住院統籌基金26986.26萬元,門診統籌基金9354.85萬元。
據了解,截至7月31日,全市共補償參合農民496.92萬人次,支付新農合基金17246.56萬元。全市累計補償達到1萬元的參合農民達到874人,達到補償3萬元的參合農民達23人。從1~7月份新農合運行情況來看,我市參合農民受益水平較2009年相比,有了進一步提高。
市新農合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衛生局局長袁樹莊說,我市參合農民受益水平提高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我市及時將307種國家基本藥物和市定的200種基本藥物納入了新農合補助范圍,并且國家基本藥物又提高了10%的補助比例;其次,我市手足口病參合重癥患者住院報銷比例大幅度提高;第三,在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我市相繼采取總額預付、開展單病種限價、提高門診統籌補助比例等措施,使參合農民受益多多。
會上,我市還對新農合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定點醫療機構過度醫療,過度服務,造成醫療費用增長過快,參合農民實際受益水平較低;部分縣市新農合經辦機構管理水平、服務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門診統籌村級定點醫療機構數量多,加之村級醫療機構藥品尚無統一價格標準,收費標準較混亂且隨意性強;門診統籌報銷手續煩瑣等。
對此,我市將通過開展定期督導、暗訪抽查和自我約束機制,加大對定點醫療機構尤其是對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費用控制情況的監督力度,把平均住院費用、實際住院補償比、目錄外用藥和目錄外診療項目費用所占比例等納入日常工作考核指標體系,遏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現象。
簡化門診統籌報銷補償審核結算程序,在保證有效監管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簽字、登記等手續;加快建立門診統籌管理信息系統,盡快覆蓋到村級定點機構,并與縣級新農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連接,實現網上審核和實時監督。
繼續進行支付方式改革,推進單病種限價管理、住院總額預付、床日費用控制等措施,促進定點醫療機構自覺搞好費用控制。